学无止境,心无所止——邓静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第十一次活动简讯
作者: 发布于:2021-01-01
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2020年12月24日下午,邓静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学员齐聚小板桥中学,对复习课与习题课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活动进入听课环节,分别由小板桥中学毕云老师和钟英中学韩爽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课堂。毕云老师带来了一节《物质推断》习题课。毕老师让同学们依据本班同学的特征,推断出具体是哪一位同学,从而导入课堂,新颖别致。之后,毕老师利用经典例题帮助同学们梳理物质、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再用练习题巩固知识,练习时采用“兵带兵”方式,让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并在该题目中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埋下伏笔,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颇有设计感。
韩爽老师展示了一节《气体制取》的复习课。韩老师用含氯消毒剂导入,结合生活,引发学生对氯气制取的思考,达到了导入气体制取的目的。本课还从制取原理、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入手,帮助同学整合知识,并以氯气的制取为题,在复习同时完成氯气制取的探究,及时巩固知识,重视现学现用。最后,在“万能瓶”使用探究中,结束课程,从导入到结束一气呵成,精进而有效。
其次,邓静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的所有教师以本次的复习课与习题课为例,对两种课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基地学员们从教学设计、习题选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呈现的课例进行了讨论、发言,既挖掘出了课堂中的闪光点,也剖析了不足之处。两位上课老师也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其中,毕云老师提出:习题课的题目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为了下一阶段的教学铺垫。复习课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估,深入透彻地了解学情,才能有好的复习效果。张孝老师提出复习课不能单独复习知识点,须整合知识点,规划一条复习线,再加相应的练习巩固复习效果。当然,需要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要留出时间重点讲解,确保复习效果。在交流中,各学员对复习课和习题课课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也有进一步的思考。
最后,邓静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恰到点评,也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课堂改进的方向:第一、习题课,难免学生感到枯燥,老师对学生要进行相应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例如随机点名,分层布置、讲解任务等,以激发学生兴趣,避免课堂沉闷,还可选择更多新的方式吸引学生。例如,课件中自带小游戏等等;第二、老师讲课需逻辑性强,指令明确,留意提问和语言精练;第三、教师教学要层层设计,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多层次引导,留足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讨论;第四、复习课要多用“为什么”。例如氧气收集时为什么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是直接强调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也可利用恰当的微课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总之,课堂学会变,让学生不生厌。
此次骨干教师探讨活动的开展,既为邓静骨干教师基地的教师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又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总而言之,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借助高科技手段,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与提升专业技能,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学无止境,心无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