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集体智慧 共谋跨越发展——昆明市第四届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走进东川铜都中学
作者: 发布于:2020-12-14
为推进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共享教育智慧,12月9日上午,昆明市第四届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东川铜都中学,考察学校特色办学和改革创新工作情况,进行教研交流活动,这也是工作室12月东川之行的最后一站。
在题为《审题“零距离” 立意“牯牛山”》九年级语文写作示范课上,李廷廷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从写作的基本步骤和作文的评分标准入手,为听课师生精彩示范,教学生如何在作文写作中“破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学们受益匪浅。化学《溶液的形成》示范课上,耿艳艳老师思路清晰,从问题入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遵循实验——分析——验证——结论的思维逻辑,紧扣生活,引导学生将化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开展了充分的师生、生生互动,教会学生自学、思考、合作、分享等理念,循循善诱,理念新、方法好、效果假,使课堂精彩纷呈,整节课也展现了耿艳艳老师的超强教学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邓凡老师的《聚焦学生关键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关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和实践》的专题讲座更是深入浅出。她围绕学生、教师、课程、实践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教育的突破口。首先,教育要立足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在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社会生活、心灵认知三个层面的能力,并列举了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生涯规划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的重要价值。接着邓老师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时代需求已分为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智慧四个维度,强调要做有崇高师爱和育德素质的现代化教师。最后邓老师从课程的关键要求进行解读,提出现代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以具体细化课程要求方面提出来“导、思、议、展、评、测”的操作要求。
示范课和专题讲座活动结束后,大家听取了工作室成员铜都中学张朝勋校长针对铜都中学的学校工作情况介绍。东川区铜都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1976年建校,占地面积为27800平方米,位于东川区城南的城郊结合部。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21人,其中住校生824人,建档立卡户518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德育为先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奠基进行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铜都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社会、家长的好评。良好的校风,科学的管理,浓郁的文化氛围使铜都中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愉快学习的乐园。
随后,在张朝勋校长带领下,工作室成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学校的校园环境、阅览室、各功能室、运动场地、宿舍和食堂等。整洁的校园,文明有礼的学生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园参观结束后,工作室学员代表就铜都中学的办学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
学员杨启耀老师认为,铜都中学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德育为先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通过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富。铜都中学努力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搭建大舞台,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能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理念实践值得学习。针对建档立卡户多、控辍保学压力大的现状,学校能存量消零、睿智消辍。杨启耀老师表示,优质的结果源于优质的过程,自己一定会把铜都中学的经验带回到有着相似校情、面对相似问题的自己的所在学校。
学员方利芬老师用三个词来总结自己四天的研学沉淀。首先是“情怀”,眼里有学生,人文关怀,拖布卡中学的有温度的水,铜都中学的学生专用晒鞋棚;而后是“志向”,汤丹中学的“头顶青云,脚踏云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拖布卡中学的“让大山的孩子走出大山,让农村的孩子走进城市,让贫困的家庭走向富裕”。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铜都中学在生源不好的情况下,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也为了地区教育的发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是“方法”,东川的几位校长在面对本校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时,不抱怨、想办法、落实处,改变自己、改变学校。感动于几位校长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努力,用青春、智慧托起东川教育的希望。学员董绍毅老师感慨道,铜都中学虽条件艰苦,但有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有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不忘初心,就能赢得美好未来。衷心祝愿东川教育越来越好!
学员李永刚用三句话高度概括了东川地区学校的办学精神。东川的“山高山不高”,山的品格,地的宽厚,东川人坚忍不拔的大山精神成就了铜都中学良好的校风与浓郁的文化氛围;东川的“风冷风不冷”,在这样艰苦的办学条件里,铜都中学科学的管理,浓郁的文化氛围给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乐园。专门给学生搭建晒衣服鞋子的棚、开设爱心理发室,为学生修建活动的大舞台......铜都中学办学是有温度的办学,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温暖;东川“缺水不缺水”,“时光如水,教育若水”,水无长形,润物无声,铜都中学理直气壮抓教育,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前人开路筚路蓝缕,后人乘荫继往开来。祝愿铜都中学不甘人后,未来可期!
交流活动最后,由工作室主持人熊校总结发言。东川区又名铜都,工作室成员们四天的交流学习,自东川一中开始,于铜都中学结束,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熊亚林校长对张朝勋校长团队的管理工作做出了充分的肯定。铜都中学的领导团队注重精细化管理,有抓手且要抓在了实处,分层辅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短期实现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也带来了学生和学校的显著变化。最后,熊亚林校长对铜都中学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炼学校的文化的建议,文化是学校的魂;二是希望铜都中学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整整四天的汇报交流,展示研讨,实地观摩,昆明市第四届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走进东川区的研修活动在全体参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研修活动旨在借力集体智慧,解决瓶颈问题,共谋跨越发展。相信工作室成员们通过参观学习,一定能在借鉴所参观学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实践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自己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提升各自学校的校园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