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于:2021-01-22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红梅报春,喜鹊枝鸣,2021年1月14日,官渡区陈继联名师工作室第五届老学员和第六届新学员齐聚尚品书院,以高一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为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活动。每一位学员心中都充满期待,希望通过不同的课堂展示和学员之间的交流碰撞,解决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第一节课,来自云子长丰中学的第六届新学员余燕琼老师走上讲台。面对素未谋面的新同学,余老师从容淡定。她以“氯化钠熔融状态导电实验”为导入,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的同时,余老师从微观解释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而熔融状态可以导电,得出了氯化钠中钠离子与氯离子有静电作用力的结论,从而引出今天的主题——离子键。余老师对离子键的概念讲解全面,她用动画生动展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再进一步重点讲解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以及如何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余老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提问、师生交流,形成了异常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后在练习讲解中,师生不舍地结束了这堂精彩的展示课。
第二节课,由第五届老学员杨红俊老师开讲。尚品书院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是大家眼中的后进生;杨老师介绍,针对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问题,学校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活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滇剧、传统乐器等内容,旨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再将这种积极的状态持续到课堂上。
杨老师以微课导入,建立氯化钠的形成微观模型,引出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分析氯化钠形成过程中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关系,并适时提出问题: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吗?由此引出共价键,以思维导图推进概念和表示方法的学习,最后还提到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杨老师的课堂使用了视频、分子模型、课堂讨论等优秀教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展示课结束后,工作室的学员们在杨校长和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尚品书院的学生活动区、公寓和体育馆。随后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尚品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文创中心、综合运动馆。
陈继联老师与杨校长亲切交流。杨校长指出:在书院有限的办学条件和生源条件下,各个产业园区不仅做到了主办文创展览、承接外部活动,经费自给自足;也为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文化交流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乐器的制作,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为他们带来了学习动力;通过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学业自信,提供学生实践和活动的场所,以产业带动学校的发展。陈继联老师指出:在学生入口成绩不高的前提下,学院采取小班制教学、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打开了私立学校产业和教学相辅相成的新路子,是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不愧为“尚品”!
最后,在书院的滇剧演示中心,开展了评课和新老学员交流活动。陈继联老师寄语,工作室是学员资源共享和专业交流的重要平台,服务学员、辐射官渡区各学校,促进化学教育的发展。老学员感恩工作室给自己教师职业生涯带来的指引,寄语新学员向外看、不固步自封、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新学员在活动中认真听取领导和前辈的经历和经验,立足自身教学,融合各家之长,力争在教育和教学中出类拔萃,取得成效。杨红俊主任提出尚品书院现阶段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疑惑:如何提高后进生转化效率?如何兼顾活动成效与教学成绩的双向提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普通私立学校普遍面临的。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探讨实践中面临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问题,每位成员都收获良多。扎实的交流和共享,彰显了工作室存在的意义!趁着我们还年轻,趁着冬日的暖阳,我们并肩走在各自教育的漫漫路上,像兄弟姐妹一样!